文檔來源:
安全管理網 |
點 擊 數:
|
更新時間: 2020年11月18日 |
|
文件大小: 4.82 MB
共64頁
|
文檔格式:
PPT
|
下載點數: 16 點(VIP免費) |
安全檢測
——信息技術設備
備注:1
標準體系分類
信息技術設備的安規標準主要分為兩大體系
北美體系:UL/CSA 60950-1
歐洲標準:EN60950-1, IEC60950-1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借用或采用IEC的標準
例如:GB4943-2001等同于IEC60950-1999
備注:2
安全的原則
信息技術設備中可能存在的危險:
1. 電擊
2. 能量危險
3. 著火
4. 與熱有關的危險
5. 機械危險
6. 化學危險
7. 輻射危險
備注:3
電擊危險
電擊危險:
- 電流流過人體
- 可能引起
不能行動
抖動
人體細胞損壞
燒傷
防電擊的基本思想:提供雙重防護
備注:4
防電擊保護
可觸及的危險電壓部件
- 加防護蓋防止接觸
可觸及部件和危險電壓之間的絕緣
- 采用雙重/加強絕緣或部件接地
接觸電流
- 限制到安全范圍或提供更可靠的保護接地連接
備注:5
著火危險
過載、元件失效、絕緣擊穿或連接松動可能導致危險的過高溫度,引起著火。
減小危險的方法包括:
提供過流保護裝置
阻燃材料
限制易燃材料用量
防護外殼或擋板,限制火焰只在內部蔓延
合適材料外殼,減小火焰向外蔓延可能性
備注:6
與熱相關的危險
引起人身燙傷
起源于正常運行條件下的高溫
- 由于接近高溫器件引起燃燒
- 關鍵器件或絕緣的降級
- 可燃液體的著火
減少與熱相關的危險
- 避免高溫
- 限制接觸高溫器件
- 避免可燃液體的溫度超過其著火點
- 標示
備注:7
能量危險
電弧或熔融金屬漏出導致短路引起著火
存儲的能量≥ 20J;或電壓≥ 2V時,可輸出的持續功率等級≥ 240VA,持續60S
提供防護限制用戶接觸;提供安全互鎖和防護防止維修人員的偶然接觸
備注:8
機械危險
設備的不穩定、尖銳邊沿或拐角,用戶接觸區的移動部件或危險部件可能會帶來傷害
減小機械危險的方法
限制接觸
穩定性測試
警告標示
安全互鎖
倒圓邊沿或拐角
備注:9
輻射危險
超過接受等級的輻射,用戶和維修人員
應當被保護
輻射種類
激光輻射, X射線 , 紫外線輻射
提供防護輻射危險
- 限制暴露
- 屏蔽
- 警告標示
- 安全互鎖
備注:10
化學危險
接觸或吸入化學品的粉末或液體
防護化學危險
- 避免使用可能帶來危險的化學品
- 良好通風,警告標示
- 限制接觸和吸入
- 限制泄漏和蒸發的可能
備注:11
絕緣類型
工作絕緣(Functional insulation):
設備正常工作需要的絕緣。
基本絕緣(Basic insulation):
對防電擊提供基本保護的絕緣。
附加絕緣(Supplimentary insulation):
除基本絕緣外施加的一種獨立的絕緣,用以減小在基本絕緣一旦失效時仍能防止電擊。
備注:12
絕緣類型
雙重絕緣(Double insulation):
對防電擊提供雙重保護的絕緣。D=S+B
加強絕緣(Reinforced insulation):
單一的絕緣結構,防電擊功能相當于雙重絕緣。
保護接地(Protective Earthing)
可以作為一重防電擊保護。
備注:13
保護接地要求
1.接地電阻≤0.1Ω
2.承受1.5/2倍額定電流
3.接地線為黃綠線, 具有足夠的截面積
4.安裝牢靠,僅通過 工具拆卸
5.接地標示
6.具有較強耐腐蝕性
7.不接入開關和熔斷器
8.做到先接地后上電, 先斷電后斷接地線
備注:14
電氣間隙
Clearance
兩個導電零部件之間或導電零部件與設備界面之間測得的最短空間距離。
備注:15
爬電距離
Creepage
沿絕緣表面測得的兩個導電零部件之間或導電零部件與設備界面之間的最短距離
爬電距離不小于電氣間隙
備注:16
污染等級的確定
根據設備所處的環境,確定其污染等級:
污染等級1-密封環境或類似,
污染等級2-辦公環境或類似,
污染等級3-有持續污染的工廠環境或類似,
污染等級4-戶外環境。
備注:17
高海拔地區的絕緣距離
X為IEC 60950-1 中要求的海拔0-2000 米的電氣間隙
海拔高于2000 米的電氣間隙Y=a·X
a為海拔高度與電氣間隙的系數
備注:18
穩定性要求
設備相對正常垂直位置傾斜100,設備不應翻倒,門、抽屜等應關緊;
對質量等于或大于25Kg的落地設備,在距離地面不超過2m的地方,施加大小為20%設備重量的力,但不大于250N,門、抽屜等處于最不利位置;
落地設備在最高為1mm高度上,通過12.5*20cm水平面施加800N恒定向下的力,設備不應翻倒,門、抽屜等應關緊;
備注:19
結構要求
隔離帶的元器件要承受10N推力
受外殼保護的元器件,要承受30N推力試驗5S
外部防護罩應承受250N恒定作用力5S,該力通過直徑為30mm平面施加到設備的頂部,底部,側面,
沖擊試驗
應力消除
墻上或天花板上安裝的設備:通過幾何中心施加等于設備3倍力(不小于50N)的試驗,1min
備注:20
結構設計
楞緣和拐角倒圓和磨光
如果螺釘、螺母等零件的松動會引起危險,或使安規距離小于要求的值,則需要充分固定已承受正常使用所產生的機械應力
直插式設備不應使插座承受過大的應力
備注:21
頂部和側面開孔
一般至少做到防止手指接觸到危險帶電體;
在開孔大于3mm處的危險帶電體應距離外殼15mm以上,即能通過測試針測試;
通常開直徑為5mm的圓孔或1mm寬的柵欄;
符合要求的百葉窗結構
防止垂直進入的頂部開孔
備注:22
防火防護外殼底部
防火防護外殼底部不開孔;
在阻燃等級為V-1或HF-1材料的元件或零部件下面的底部開孔,單孔面積不大于40m㎡;
擋板結構符合圖4F的規定;
金屬底部屏網的中心線間距不大于2mm,而且金屬絲直徑不小于0.45mm;
備注:23
安全檢測
——音視頻產品
備注:24
檢驗項目
(一)標記和說明;
(二)防觸電保護的結構;
(三)正常工作條件下的觸電危險;
(四)絕緣要求;
(五)機械強度;
(六)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七)元器件;
(八)連接端子;
(九)外接軟線;
(十)電氣的連接和機械固定。
備注:25
(一)標記和說明
(1)標記位置應醒目易見,一般盡量放在設備的外面(底部除外)。若在使用書中說明了標記位置,則允許標在使用時手易觸及的地方,如手易拆開的蓋子下面,便攜式設備或質量不大于7kg的設備的底面;
(2)用棉花或布沾少許水、汽油輕擦有關標記各15s,標記不應脫落或卷邊,且字跡清晰可辨;
(3)設備應標有下列標記:
a、制造廠或經銷商的名稱或注冊商標或識別標記;
b、設備型號或機型代號;
c、II類設備符號“回”(注:輸美、輸日的II類設備產品可以無“回”型符號);
備注:26
(一)標記和說明
d、電源的性質:交流用“~”,直流用“ ”符號表示,
如交直流兩用,用“ ”符號表示;
e、電源額定電壓或電壓范圍(表示電壓、頻率范圍的符號應為“—”,不應誤用為“~”);
f、電源選擇指示器;
g、電源頻率的標志;
h、保護接地端子的標記“ ”;
(4)說明書隨同設備一起提供,文字語言進口國或英語,有相關的警告語內容。
備注:27
(二)防觸電保護的結構
標準要求
(1)僅用清漆、有機溶劑漆、普通紙、未經處理的織物、氧化膜或絕緣珠覆蓋的導電部件被認為是裸露的;
(2)以下操作不得引起觸電危險:改變電壓設定或電源性質、更換熔斷器和指示燈、操作抽屜;
(3)危險帶電件的絕緣件不應采用未經處理的木、紙和類似纖維等吸濕性材料;
(4)設備的結構要保證可觸及元件或手動拆去蓋后而外露件無觸電危險;
備注:28
(二)防觸電保護的結構
(5)I類設備可觸及金屬件防觸電處理:
基本絕緣+保護接地
(6)II類設備的可觸及元件的絕緣處理:帶電件與可觸及金屬間用基本絕緣+附加絕緣隔開或用加強絕緣隔開;
(7)基本絕緣、附加絕緣、加強絕緣均要符合§10.3條相應抗電強度要求且厚度不小于0.4mm;
備注:29
(三)正常工作條件下的觸電危險
標準要求
(1)危險帶電部件應是不可觸及的;
(2)旋鈕、把手和操作桿的軸不應帶電;
(3)帶電件周圍的蓋板通風孔(或其它孔洞)應能防止外物進入設備內部與帶電件接觸,用Φ4*100mm試驗針垂直自由通過孔洞進入機內檢查;
(4)用單極插頭或裸線去連接天線、地線.負載換能器或換能器端子時,應無觸電危險,用Φ1*100mm裸線插入端子孔導套范圍內檢查;
備注:30
(三)正常工作條件下的觸電危險
(5)通過預調控制孔調節控制器時應無觸電危險;
(6)當插頭拔出其插座后,而與其插腳接觸,應無觸電危險;
(7)外殼應有足夠的強度;
(8)用手挪開蓋后,可觸及的零部件不應帶電。
備注:31
(四)絕緣要求
標準要求
(1)絕緣電阻
絕緣電阻測試儀測量絕緣電阻,電壓取直流500V:加強絕緣隔離的零部件之間的絕緣電阻R≥4MΩ;基本絕緣或附加絕緣隔離的零部件之間、電網電源直接連接的不同極性的零部件之間的絕緣電阻 R≥2MΩ;
(2)抗電強度
設備的絕緣要經受高電壓、1min的頻率為50Hz或60Hz,基本為正弦波的耐壓試驗。試驗電壓值和施加的部位,見下頁。
備注:32
(五)電氣強度
基本絕緣1500Vac
加強絕緣3000Vac
另外:
L,N之間
額定電壓≤150Vac :1000Vac
額定電壓>150Vac :1500Vac
備注:33
(六)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備注:34
(六)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備注:35
(六)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備注:36
(七)元器件
標準要求
(1)電感器的標志
其失效會損害設備的安全的電感器,如隔離變壓器,應標有制造廠名或商標以及型號或產品分類號;
(2)保護裝置
保護裝置的應用應與它們的額定值相一致;
備注:37
(八)端子
標準要求
(1)插頭和插座
a、電源插頭、電氣連接器、電源輸出插座應符合相應的標準。安裝在Ⅱ類設備中的電網電源輸出插座僅允許連接到其它Ⅱ類設備的插座上。安裝在I類設備中的電網電源輸出插座或者僅允許連接Ⅱ類設備,或者應備有安全接地接點(用以可靠地連接到安全接地端子或接點);
備注:38
(八)端子
b、設備互聯用連接器(除了那些連到電網電源的連接器外)要特殊設計,使其插頭具有一個特殊形狀,以便不會插入電網電源插座中;
(2)保護接地措施
I類設備接地電阻值不應超過0.1Ω,保護接地電路不應裝有開關或熔斷器。
備注:39
(九)外接軟線
標準要求
(1)電網電源軟線應符合GB5013、GB5023的規定。I類設備的不可拆卸軟電纜和電源軟線,應有綠/黃線芯連接到設備的保護接地端子;
(2)電源軟線導線的標稱橫截面積應滿足標準規定值;
(3)設備結對外接軟線的連接應做到:線芯的連接點要消除應力,外絕緣層不受磨損,線芯不受扭曲。
I類絕緣的設備應保證:若電源線從其消除應力或防扭曲裝置處滑出時,帶電導體在接地導線受力之前先被拉緊。
備注:40
(十)電器連接和機械固定
標準要求
用作電氣接觸件的螺紋端子和在設備壽命期間可能經受數次松緊的螺紋緊固件應有足夠的強度。
備注:41
經驗案例-1
備注:42
經驗案例-2
備注:43
經驗案例-3
備注:44
經驗案例-4
備注:45
經驗案例-5
備注:46
經驗案例-6
備注:47
經驗案例-7
備注:48
安全檢測
——小家電產品
備注:49
標志和說明
備注:50
輸入功率和電流
備注:51
輸入功率和電流
備注:52
泄露電流
工作電壓:電熱器具為1.15倍額定功率所對應的電壓;聯合型器具和電動器具為1.06倍額定電壓
試驗位置舉例 器具類別 額定值(mA)
插頭L/N與金屬外殼
插頭L/N與可觸及的螺釘
(連接金屬箔) 0類、0I類、III類 0.5
插頭L/N與金屬外殼
插頭L/N與可觸及的螺釘
(連接金屬箔) I類便攜式 0.75
插頭L/N與金屬外殼
插頭L/N與可觸及的螺釘
(連接金屬箔) I類駐立式電動器具 3.5
插頭L/N與金屬外殼
插頭L/N與可觸及的螺釘
(連接金屬箔) I類駐立式電熱器具 0.75mA或0.75mA/kW
最大不超過5mA
插頭L/N與金屬外殼
插頭L/N與可觸及的螺釘
(連接金屬箔) II類器具 0.25
備注:53
電氣強度
備注:54
穩定性和機械危險
1.除固定式器具和手持式器具以外,打算在一個表面上的器具,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 。
電動和聯合器具 10°
電熱器具 15°
2.器具運動部件的放置或封蓋,應在正常使用中對人身傷害提供充分的防護,應盡可能兼顧器具的使用和工作。
防護外殼應是非可拆卸部件
試驗指不應觸碰到危險的活動部件
備注:55
機械強度
0.5J動能的彈簧沖擊錘沖擊外殼或薄弱部位.
備注:56
結構
1.器具不應有危險的粗糙或銳利的棱邊,如金屬利邊、自攻螺釘的暴露尖端等。
2.器具中不得含有石棉 。
3.裸露的電熱元件應可靠支撐。
例如:對電吹風或暖風機的發熱絲,在最不利位置,如中間或兩端,將其間斷,檢查是否會與接地的金屬部件或易觸及的金屬部件接觸 。
備注:57
結構
4.導線、螺釘松動,不應使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低于
附加絕緣(如帶電件與接地的金屬外殼間)2.0mm
加強絕緣(如帶電件與不接地的金屬外殼間) 4.0mm
5.裸露的內部布線應是剛性且固定充分
6.黃綠雙色導線僅能用于接地
備注:58
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
1.電源線的標稱橫截面積應符合下表:
備注:59
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
2.電源軟線不應與器具的尖點或銳邊接觸
3.I類器具的電源軟線應有一根黃綠芯地線
4.電源線入口應設計成穿入電源線時絕緣沒有被損壞的危險,或由一個入口襯套加以保護
5.在軟線入口處,電源軟線的導線與器具外殼之間的絕緣應符合標準要求
——0類器具:導線絕緣層+一層單獨絕緣
——其他器具
金屬外殼:導線絕緣層+二層單獨絕緣
絕緣外殼:導線絕緣層+一層單獨絕緣
備注:60
接地
1. 0I類、I類器具的易觸及金屬部件應與接地端連接
0類、II類、III類器具應無接地裝置
2.帶電源線的器具,如果軟線滑出或松脫,L/N導線應比接地導線先繃緊
接地導線應長于其它相線,或其位置能保證拉出時其它相線先被拉緊。
3.接地金屬的電阻應盡可能小,電網額定電流1.5倍或25A,試驗指不超過0.1歐姆
保護接地導體的絕緣應是黃/綠雙色;黃/綠雙色標識的電線只能用于保護接地連接。
接地電阻應在接地端子或器具輸入插口的接地觸點與易觸及金屬部件之間測量。
備注:61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備注:62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備注:63
備注:64
本文件共64頁,
只能預覽部分內容,查看全部內容需要
下載。
注:預覽效果可能會出現部分文字亂碼(如口口口)、內容顯示不全等問題,下載是正常的。